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观察研究 |

银行间债市引争议,四川信托被接管,都指向同一个潜在问题

时间:2020-12-26 发布者: 浏览次数:1115次

最近有两件事,看似互不相干,但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引起媒体和业内的高度关注。

几天前的某会议上,一位重要人物直指银行乱象、保险乱象和债券市场问题,认为信用债应退出银行间市场,要加快促进解决债券市场的问题,不然会是下一个风险集中的暴发点。此番观点迅速发酵,引发债市圈激烈讨论。

毕竟,由于银行间债市未被纳入证券法体系,债券监管滞后于市场发展的步伐,导致近年乱象膨胀:境内评级一直被市场质疑,一级发行存在各种猫腻,二级交易信息披露、内幕交易、投资人保护机制不完善等等,所以,尚且不论银行间债市的意义,市场的确存在各种问题。

几天后,也就在昨天,四川信托被监管部门实施管控,其4家股东被采取强制措施,据悉有300亿的大窟窿待补。这也是今年第三家被采取强制监管措施的信托机构。

四川银保监局措辞严厉:近年来,因四川信托公司治理失效,内控机制形同虚设,管理层漠视监管法规,以隐蔽方式大量开展违规业务,风险不断累积,经营陷入困境,严重损害信托产品投资者和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目前公司已不能正常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其实这两件事情都指向一个被诸多机构争夺的领域:近期信用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出,少数信托机构变为高风险机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这意味着我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需要更多发力。

尤其在今年特殊的大背景下,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骤然暴发,席卷全球,世界经济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虽然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是我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绝对不容忽视。

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发展深化,金融风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和资本市场等同样存在大量风险亟待化解。于是,这就把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推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


01

管中窥豹:不良资产率激增


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世界经济恢复增长仍然需要较长时间且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较多。

首先,受疫情影响,我国实体企业经营承压较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以及部分以外贸订单为主的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较大,存在积累信用风险的可能。叠加供给侧结构改革、去杠杆等因素影响,问题企业和资产增长明显。

二是,企业违规债权规模上升,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困难凸显,违约事件频发;另一方面是受永煤事件影响,部分大型企业也面临较大压力,三季度债权市场新增违约主体和规模环比上升。

另外,随着我国国企改革进入深化阶段,随着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深入,国企回归主责主业、剥离辅业及问题资产需求急剧增加。

同时,房地产市场迎来拐点,在国家“住房不炒”、“三道红线”的要求下,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逐渐趋严。而受到2020年突发的疫情冲击,房地产行业发展和房地产贷款质量不容乐观。房企融资成本持续上升,也进一步催生了不良资产。

数据显示,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快速增加,到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7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高达2.06%,不良资产剥离需求显著。

今年年初时,标准普尔公司对于疫情可能给我国带来的冲击作出预测:“如果公共卫生紧急情况继续延长,新增的不良贷款的总额将可能达到5.6万亿元。”

此外,非银金融机构风险持续暴露,由于疫情导致的金融风险具有滞后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预计中小银行、信托、保险等高风险金融机构、非持牌AMC(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的处置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大。


02

群雄逐鹿:竞争进一步加剧


12月17日,银保监会官网宣布“同意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这是继1999年中国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大AMC成立之后的第21年后全国第五家AMC正式营业,意义重大。

据了解,银河资产的经营范围与其他四家AMC基本一致,不过按照业务规划,要体现创新性,发挥来自证券业的优势,着重处理资本市场不良,打造不同于四大AMC的发展之路。

此前的2月18日,橡树资本全资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资管理公司在北京朝阳注册,注册资本542万美元,这是首家外资控股的AMC(尚未正式获得开业批复)。

除此以外,包括高盛集团、KKR集团、孤星基金、贝恩资本等多家知名外资机构,已通过基金、与内资机构合作等多种渠道参与我国不良资产处置业务。

随着今年1月相关部门发文表示允许美国金融服务提供者从省辖范围牌照开始申请资产管理公司牌照,使其可直接从中资银行收购不良贷款,至此外资机构走上了在中国开展不良资产业务处置的独立牌照之路。

2月18日,标普全球发布评级报告《中国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业务增多而主导地位下降》认为,未来2到3年四大AMC的市场份额将降至80%-90%。

不良资产市场格局也逐步由原来的“四大AMC”寡头市场逐步分化为“5+2+银行系AIC(银行债转股公司)+外资系+N”的多元化格局,不良资产市场参与主体日渐扩大。预计仍会有机构加入不良资产战局,推动行业朝着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03

乘势待时:差异化竞争占领市场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意味着传统业务模式的操作空间进一步缩小。政策化处置阶段,不良资产的投资逻辑是低价购入不良资产包,通过清收处置方式对不良资产的底层资产进行处置,以期获得高价回报,完成投资退出。

传统模式下,投资的关注点在于不良资产包的售价以及底层资产的价值与品质,而对不良资产债务的实际情况与未来情况不予过分关注。

受此次疫情影响,除传统以房产抵押的不良资产外,因无法正常经营、高额成本支出等原因叠加而形成的资金链断裂的“休克型不良资产企业”将大批量暴发。

此类企业,若无专业的经营处置方式,其不良资产处置将面临极大的困境。因此,可以通过产权、债权或股权转让方式,综合企业的条件,结合团队、经营模式、市场、客户,未来发展空间等,激活企业造血与经营功能,提升资产价值才可完成投资退出。

这种变化将不断提高不良资产处置的竞争门槛,“投行化”趋势日益明显。

不同于传统的清收处置方式,“投行化处置”对于处置团队要求的技术、资源、能力较高,即能够运用资产重组、产权重组、债务重组、债转股、破产重整等方式,实现不良资产债务主体及其资产有效整合,通过运营,提升价值,由以往的“打官司、打折、打包”向“重组、重构、重建”进行转变。

这意味着我国不良资产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规模激增、竞争加剧,不良资产处置机构也必然需要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不良资产处置,充分发挥救助性金融机构的作用,畅通影响我国经济循环的梗阻。唯此,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建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2023 京ICP备14000347号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